河套酒文化 首页> 河套文化> 河套酒文化>正文

“竹林七贤”与酒(上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王德林

       话说魏晋时期的刘伶,以酒为名,嗜酒如命,演绎了不少令人捧腹、甚至啼笑皆非的故事。也正是这些故事和传说,成就了刘伶的“酒仙”之名。“刘伶”二字在我国酒史中,几乎成了“酒”的代名词,以至教这个貌不惊人,才难济世的小人物家喻户晓,尽人皆知,这不能不说是中华酒文化中的一件奇事。其实,严格说起来,刘伶在“竹林七贤”中实在不起眼,恐怕也未必是七人中最能喝酒的一个。真正在“竹林七贤”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是阮籍和嵇康。另外,山涛、向秀、阮咸和王戎四人也因名列七贤,而留下酒坛趣话。

一、“得意忘形”与“裈中虱”
在“竹林七贤”中坐头把交椅的名士阮籍,字嗣宗,是陈留尉氏(今河南尉氏)地方的人。《晋书·阮籍传》说他“容貌瑰奇,志气宏放,傲然独得,任性不羁,而喜怒不形于色。或闭门视书,累月不出;或登临山水,经日忘归。博览群籍,尤好《老》《庄》。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时人多谓之‘痴’,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,以为胜己,由是咸共称异”。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貌俊伟、意气风发、傲然出世、狂放不羁的名士模样,也看到了一个知识渊博、精通老庄、好喝酒、会弹琴、善能赋诗著文的文人形象。他不拘礼法,人们都说他“痴”,而他的族兄却很佩服他,认为阮籍的才华胜过自己。
阮籍有时游山玩水,家里人不知道他上了哪儿,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。他让随从带上笔墨瑶琴,在驴背上驮着酒食就出门而去,往往旬月不返。佳山胜水令他叹为观止,或饮酒赋诗,或登高啸傲,或弹一曲高山流水,简直是乐不思家了。有一次他半醉中登上广武山(在今郑州西北,荥阳东北),秦末刘邦和项羽大会战的旧战场在他眼前一览无遗。阮籍对刘邦这个小混混出身的人颇不以为然,特别对刘邦的玩弄权术嗤之以鼻。他陶醉在古战场的肃杀气氛之中,感慨万千,仰天长啸,扼腕叹息道:“时无英雄,使竖子成名!”听到他的感叹,同游者有人引为同调,也有人不敢苟同,仿佛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,认为他明着说刘邦,实则另有可指。是啊,世上岂止刘邦玩弄权术,在阮籍看来,司马一家哪一个不是玩弄权术的高手?对别人的议论,他不置可否,只是悠哉游哉地浅斟慢饮,显得若无其事。
阮籍有时在家读书,几个月不出家门一步。他一边苦钻典籍,在书海中漫游,一边饮酒品茶,在诗山上徜徉。书读到玄妙之处禁不住击节叹赏,手舞足蹈,大呼妙哉!酒喝到酣畅处,往往弹起瑶琴,引吭高歌,狂呼快哉!心中的得意快活之情让他忘记了自己的存在,自己的灵魂也完全融入书趣酒情之中。别人说他是“得意而忘形骸”,他也点头认可。就因为阮籍的“忘我”精神,使“得意忘形”四个字作为成语流传至今。
阮籍曾经以高朗之怀、脱颖之气写过八十二首“忧时悯乱”的《咏怀诗》,意境如晴云出岫,诗句却隐晦异常。对其中的深刻寓意连他的同时代人都捉摸不定,难以索解,到今天仍然让研究者见仁见智,莫衷一是。后世有人把他的五言《咏怀诗》当做中华五言诗的奠基之作,恐怕也不无道理。
阮籍曾经被拜为东平相。他骑着毛驴去上任,到了东平,就让人把府衙外的墙全部拆通,使自己能够看到外面街肆。他处理*务雷厉风行、清明简洁,仅用十几天就办完*务回朝复命了。人们以此深信他有济世之才。有一次,一个官员说有人杀母犯罪,他听后却说:“呜呼!杀父亲还可以,怎么能杀母亲呢?”人皆指责他这话不对,司马昭也反问他:“杀父就是天下巨奸大恶了,怎么还认为可以呢?”阮籍回答说:“禽兽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。杀父就是禽兽之行,若杀母岂非连禽兽也不如了吗?”众皆叹服。
阮籍是个不拘礼法之人,自然也做了不少令当时人认为是惊世骇俗之事。他的嫂嫂回娘家探亲,阮籍前去会面并告别,有人讥笑他忘了“男女授受不亲”的古训,他听到后付之一哂,说:“那些俗礼岂是为我辈而设?”邻家有个美貌少妇当垆卖酒,阮籍隔三差五就到她的店里与之共饮,喝醉了在她的身边躺下就睡,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,那少妇的丈夫看见也不介意。有个军人的女儿貌美多才,还没嫁人就夭折了。阮籍并不认识她的父兄,却跑到其灵前吊唁痛哭,哭够了才回家。阮籍的挑战旧礼法从这类事可见一斑。他认为人生就该无拘无束,就该坦坦荡荡、率性而为。他讨厌孔夫子说的什么“非礼勿视、非礼勿听、非礼勿言、非礼勿动”,以为那是上“紧箍咒”,如果一言一行到处有“雷池”,什么也不能说、不能做,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?
阮籍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,越想越觉得自己并没有错,联想到朝野上下的所见所闻,他感到骨鲠在喉,不吐不快。自苏门山归家之后,他就着手写篇大文章,题目早就想好了,就叫《大人先生传》。从何处下笔呢?他一边喝着酒,一边沉思,胸有成竹了即欣然命笔。他写道:“天下之贵,莫贵于君子。服有常色,貌有常则,言有常度,行有常式。……诵周孔之遗训,叹唐虞之道德。唯法是修,唯礼是克。手执圭璧,足履绳墨。行欲为目前检,言欲为无穷则。少称乡闾,长闻邦国。上欲图三公,下不失九州牧……扬声名于后世,齐功德于往古。”
写到这里,忽然感到裤腰里有物在动,遂解开腰带,翻开贴身内衣,啊,原来是几只虱子在钻爬,他随手一一捉住捏死,知道是自己游山玩水已几个月不洗澡的缘故。看着被捏死的虱子,他忽然灵感泉涌,喝了一口酒,提起笔继续写下去:
是汝独不见夫虱之处于裈中,逃于深缝,匿于坏絮,自以为吉宅也。行不敢离缝际,动不敢出裈裆,自以为得绳墨也。饥则啮人,自以为无穷食也。然炎邱火流,焦邑灭都,群虱死于裈中而不能出,汝君子之处区内,安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!”
搁下笔,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得意之笔,一边连喝了三大碗酒,只感到欣欣然、飘飘然起来,心中十分快意畅快。
让我们把阮籍的这两段赋体奇文译成白话来欣赏一下吧:
天下最可宝贵的莫过于君子。他们衣服有一定的颜色,脸上有一定的表情,说话有一定的分寸,行为有一定的方式。……嘴里念着周公、孔圣的遗训,赞扬着唐尧、虞舜的道德。实践躬行的只有礼法,约束自己的只有礼制。手上拿着珪壁,双脚笔直走路。行为要成为当世的楷模,言语要成为后代的准则。少时为乡里所赞美,年长则闻名于全国。向上爬要到三公之高位,在下最低也要做九州之牧守。……要显扬声名于后世,其功德可与古之圣贤相比。
你难道没看见过虱子钻在裤子中吗?要跑就钻进衣缝,要藏就进入败絮,自以为找到了吉祥的住宅。行不敢离褶缝,动不敢出裤裆,自认为循规蹈矩。饿了就咬人吸血,自以为得到不尽的美食。然而当炎土热气明火般袭来,城市都邑全被烤焦,即时虱子就只能死在裈裆里出不来了。君子们活在世界上,和虱子活在裤子里,又有什么不同呢?”
真是一篇绝妙的讽刺笔墨,无怪乎阮籍要痛饮美酒,大呼快哉了。
二、“青白眼”与竹林友
当年,一代豪杰曹操经过多年南征北讨,统一了北方,曹丕取代东汉王朝建立魏国并尊父亲为魏武帝。“往事越千年,魏武挥鞭,东临碣石有遗篇。”在毛泽东的笔下,曹操是何其英雄!但令人遗憾的是,曹操的子孙们却不争气,简直是一代不如一代。不仅未创新业,竟连祖业也守不住,把好端端的魏国让司马氏篡了权。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死后,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、司马昭相继专权,把曹氏子孙几乎杀戮殆尽。曹魏的天下就要改朝换代而姓司马了。这种局面令名士如“竹林七贤”们寒心、愤慨和不满,但又怕招来杀身之祸,只好采取逃避不合作的态度,把黄老之学做为清谈依据,以酒浇愁成为了精神寄托,消极遁世,明哲保身,害怕做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。
阮籍有个怪僻,就是喜欢用“青白眼”看人。他看不起那些虚伪、庸俗而又标榜所谓礼教的人,他觉得这些人不仅逢迎拍马,而且搬弄是非,实际上是“满嘴的仁义道德,满肚子的男盗女娼”,这些人是“裤中之虱”,在上者大权在握,在下者投机钻营,带坏了社会风气;对于这些禄蠹之辈,怎么可能给好脸色呢?阮籍一见到这种人,干脆把眼珠一翻,以白眼相向表示厌恶,这就是“白眼”。而对于正派、高尚、率真的至情之士,他不仅引为同道,结成挚交,而且非常尊重,见面时两眼正视对方,一对乌黑的眸子在眼眶中闪烁神光,这就是“青眼”。阮籍的“青白眼”不仅使他结交了嵇康、向秀等一班密友,也得罪了投靠司马集团的一班小人,如钟会者流。
阮籍事母至孝,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。在阮籍四十四岁那年,老母病故了。他当时正与人下围棋。听到报丧,棋友对他说:“阮先生,快去料理丧事吧,这棋我们以后再下。”阮籍却不答应,仍若无其事地落子下棋。嗣后,他一口气喝了二斗酒,一声惨痛的号哭,张口吐出血来,而且吐了好几升,显然哀痛至极。母亲快下葬了,他却吃着蒸乳猪又灌了二斗烧酒,然后才与亡母诀别,在灵前一声声地呼唤着“母亲”大放悲声,道:“吾道穷矣!”一阵号淘,又吐血数升,眼看着一个丰神俊朗的名士变得形销骨立,憔悴异常。前来吊唁的友人发现,阮籍披头散发,醉卧灵前泥地上,脸如死灰,眼珠仿佛不会转动,宛若死神附体一般,都担心他会精神失常。友人裴楷来吊唁,阮籍仍呆坐在地不言不动,好象丢了魂,哪里省得灵前答礼?有人问哭拜后刚离开的裴楷道:“大凡吊唁,主人应哭着答礼才对。现在阮嗣宗既不哭也不答礼,你为何还要哭祭呢?”裴楷回答:“嗣宗是方外之人,怎能以俗礼来要求他?我辈却是世俗中人,当然要随从俗礼。”人们皆以为然。
这时嵇康的兄长嵇喜来了,他也想借吊唁之机向阮籍示好,以求改变旧日尴尬关系。阮籍早知嵇喜虽有才却是个利禄之徒,纵在昊天罔极之痛中,也马上以白眼相报。嵇喜讨个没趣,悻悻然离开阮宅而去。回到家,将受白眼之事告知弟弟嵇康。谁知嵇康并不理会他的抱怨,他从哥哥的话里知道,阮籍看不起稽喜的为人,那与自己就该正对脾气。嵇康马上抱上瑶琴、带了酒跑到阮籍家中去。阮籍也素知嵇康不同于乃兄,是个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,迅即转悲为喜,对嵇康青眼有加,迎入家中饮酒弹琴,促膝倾谈,尽欢而散,并从此结为密友。
在这之前,嵇康与山涛很要好,阮籍和王戎很要好,这四人经常碰面聚会。以后向秀、刘伶和阮籍的侄子阮咸也参加进来。这七人经常在竹林里结伴共游,或开怀畅饮,或高谈阔论,或啸歌赋诗。“竹林七贤”的名号很快就被人们叫响了。
七人之中,曾经醉写《酒德颂》的刘伶自不待言,阮籍与稽康时常诗酒相聚,山涛等四人亦都好酒。史载,“山涛饮酒至八斗方醉”。阮咸“虽处世不交人事,惟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己”;“诸阮皆饮酒,咸至,家人间共集,不复用杯觞斟酌,以大盆盛酒,圆坐相向,大酌更饮。时有群豕来共饮酒,咸直接去其上,便共饮之。”王戎比阮籍小二十岁,但却是阮籍的忘年之交,“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。”也就是这个王戎,后来在晋朝当官,而且越做越大,可悲的是,他却成了一个不折不扣、贪得无厌的守财奴,日夜想着“积实聚钱”,自己的亲生女儿出嫁时借用了几万钱也耿耿于怀,直催得女儿还钱而后方快。此是后话,表过不提。
 
李白与酒
刘彦兵
 
我们纵观历史,历代文人都与酒有着不解之渊。尤其是被后人称为“酒仙”,“诗仙”的李白,他一生才情奔放,经历坎坷传奇,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名篇与传说。其中关于“酒”的故事更是流芳百世,引为佳话。杜甫就有诗赞李白“敏捷诗千首,飘零一杯酒”。“李白一斗诗百篇,长安市上酒家眠,天子呼来不上船,自称臣是酒中仙”。据说李白在长安时,有一次醉眠酒楼,得唐玄宗召见填词,李白说道:“我醉欲眠君且去。”李龟年无奈,只得令人将他抬进宫中。当时园中牡丹花盛开,香艳怡人。玄宗命其作词,他却请求赐酒,自称“臣是斗酒诗百篇,醉后诗写得更好。”果然,三篇著名的《清平调》饮吧即成。其一、“云想衣裳花想容,春风拂槛露华浓。若非群玉山头见,会向瑶台月下逢。”其二、“一枝红艳露凝香,云雨巫山枉断肠。借问汉宫谁得似?可怜飞燕依新妆。”其三、“名花倾国两相欢,长得君王带笑看,解释春风无限恨,沉香亭北倚栏干。”李龟年等乐师即兴演唱,玄宗玉笛伴奏,一时君臣同乐,好不热闹。这生动的记载了李白以酒为趣,以酒作诗的独特性格,“酒中仙”的美名也由此而来。
李白的酒后“拜舞颓然”,虽然免不了于酒中及时行乐之嫌,但他竟能“取笔抒思,略不停辍,十篇立就,文不加点”,他的酒后诗兴横溢,妙笔生花,更是传神,人们给他冠以“醉圣”、“酒仙”的雅号,这在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。我们不管是“李太白醉写吓蛮书”,“醉后水中捉月而死”的传说;还是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,“愁来饮酒二千石”的夸张,都充分说明了李白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,他的生活中的确是一刻也离不开酒,这与他的傲岸不屈、狂放不羁的个性完全相符。他酒兴大发的原因,主要是基于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质。李白在仗剑远游和长安三年时间,多半是豪迈和乐观自信的。因此饮酒只是为了一种精神解放,真正是“酒酣益爽气,为乐不知秋”。腰缠万贯的李白过着豪纵的生活,对前途也充满了乐观精神,每每于酒后表现出不受拘束的傲岸来。“北斗酌美酒,劝龙各一觞”,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,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抟摇直上九万里,假令风歇时下来,犹能簸却沧溟水”。豪情激荡,来势汹涌。许多时候,他的热情豪放完全渗透于酒的形象中。“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发醅。此江若变作春酒,垒曲便筑糟丘台。”才华横溢、狂放不羁的主人公抒情形象跃然纸上。
当然,我们也看到了李白酒中酒后的失意、孤独、苦闷、忧愁。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。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月既不解饮,影徒随我身。暂伴月将影,行乐须及春。我歌月徘徊,我舞影零乱。醉时同交欢,醉后各分散。永结无情游,相期邈云汉。”反引出他的忧郁,缺少知音的苦闷与孤寂。“白兔捣药秋复春,嫦娥孤栖与谁邻?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古人今人若流水,共看明月皆如此。”把自己与在广寒宫嫦娥度过的年年复年年的凄凉岁月相比,突出了“孤独感”。“弃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。乱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抽刀断水水更流,举杯消愁愁更愁。人生在世不称意,明朝散发弄扁舟。”举杯消愁犹如抽刀断水,非但难销难断,反而更加愁苦。“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愿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。”是诗人对人生如梦的感慨和怀才不遇的苦闷。“呼儿将出换美酒,与尔同消万古愁。”*治上的失意,对社会黑暗的不满,是诗人心中郁结了难解的惆怅,他只能在酒中表达自己的理想、志趣和不平。
李白一生中总希望在饮酒挥霍中广结天下有识之士,“结发未识事,所交尽豪雄”。其时,贺知章、杜甫等人颇与李白相投,他们都要求摆脱社会羁绊,总是在酒后的高谈阔论中获得超俗的酣畅。当时一代名士贺知章就称李白为“谪仙人”,可在李白生活的时代,已是唐朝由盛转衰之时。早年的唐玄宗举贤任能、励精图治,颇有其祖唐世民之遗风。但后期的唐玄宗,却终日沉湎于歌酒声色之中,内宠杨贵妃,外用李林甫、杨国忠为相,兼信宦官高力士,唐王朝危机四伏。就在这种情况下,李白走向仕途,他怀抱鸿鹄之志,准备为国尽力。然而现实一次次浇灭了他的理想。第一次长安之行,无功而返。第二次长安之行,成为翰林,又因得罪权贵,以“赐金还山”名义被赶出长安。永王南下,三次请其出山,他本以为能够宏图大展,却不想无意识的卷入了皇家内部斗争,随着永王的失败,他也被牵连,被流放夜郎。这时他的经济状况十分窘迫,只能靠着亲友接济度日,我们从他的诗“小子别金陵,来时白下亭。群凤怜客鸟,差池相哀鸣。各拔五色毛,意重泰山轻。赠微所费乡,斗水浇长鲸。谈剑歌苦寒,严风起前楹。月衔天门晓,霜落牛渚清。长叹即归路,临川空屏营。”我们从“各拔五色毛”诗句中不难看出,当时亲友们救济了李白一些财物,然而对于李白来说,这些钱物实在太少,就如用很少的水来救一条大鲸鱼一样。在他的诗《醉后赠从高镇》中又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窘迫,“马上相逢揖马鞭,客中相见客中怜。欲邀击筑悲歌饮,正值家中无酒钱。”骑马闲游,却不曾想遇见了从甥高镇,想邀请他喝杯酒,然而却正好赶上家中一点儿钱也没有,这对于素有疏财之名的李白是何等的凄凉!就是这样失意了的李白,还是在家中经常摆酒,邀朋友一起同饮,“高朋满四座,一日倾千觞”。李白也经历了安史之乱,在生计窘迫,仙道难求,社会动乱,诗人更是以饮酒来寄托、消愁。“穷愁千万端,美酒三百杯,愁多酒虽少,酒倾愁不来。”可他的豪迈乐观的气度却并未改变,在诗中仍然看到他浪漫飘逸的性格,“愁来饮酒二千石,寒灰重暖生阳春”。
李白的生活中时刻与酒相伴,在月下,在花间,在舟中,在亭阁,在显达得意之时,在困厄郁闷之际,李白无时不在饮酒,无时不在深醉。“但使主人能醉客,不知何处是他乡”,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钟空对月”,“人生达命岂暇愁,且饮美酒登高楼”,“且就洞庭赊月色,将船买酒白云边”。可见,李白作为一名诗人,他的诗歌是继大诗人屈原之后,浪漫主义达到了又一个顶峰,酒确实在他的诗中起到了独特的抒情效果。对后世诗歌的创作影响非常之大,清代诗人程大约有“一代诗名谁与共?千秋醉态自堪怜”,崔宗之“酌酒弦素琴,霜气正凝结。平生心中事,今日为君说”等等。也有人认为,李白一生作为一代文坛巨人,因为酒的缘故,没有得到重用,终于在报国无门“鬓先秋,泪空流”中逝去。在临终前,他写下了《临路歌》:“大鹏飞兮振八裔,中天摧兮力不济。余风激兮万世,游扶桑兮挂左袂。后人得之传此,仲尼亡兮谁为出涕?”他依然将自己比作大鹏,但想到了自己一生的理想,却因“力不济”而尽化云烟了。孔子已过世千年,谁还会为他而哭泣?试想,如果李白当时位居高官,也没有饮酒的嗜好,是不可能激发他浩浩乎如黄河之水的思绪,也不可能为后人留下诸多不朽的诗篇,当然,我们不是说文人诗人一定得喝酒才能写出好文章,才能写出好诗词来,但是,最起码喝酒聚人气,杨才气,表达真情实感,这些是不容置疑的。
每当我拜读我们身边李明的诗,文彪的诗,或向明的诗,亦或他们的作品,也忽多忽少看到受大诗人李白的影响,尤其是对河套酒文化的研究与感悟,已经到了一定的境界。如果说李白生活在现在,也出没于品尝河套美酒的文人诗人中间,我们可以想象,河套美酒的文化品位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。不过,我们欣喜的看到,在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,有河套酒文化的深厚的底蕴,河套美酒会进一步激发文人诗人的创作热情,可能会有许许多多“李白”涌现。生活中离不开河套美酒,诗中有酒,酒中有诗,有了河套文人的春天,也有了河套美酒的春天。
(作者简介:刘彦兵 ,男,汉族,47岁,大学文化,杭锦后旗书法协会会员,巴彦淖尔市书法研究会会员,现在杭四中办公室工作。)
 
酒经选录
北山酒经 (中)
(宋)朱翼中
编者按:《北山酒经·中》主要记述了酒曲的制法,为增加酒的香味,酒曲中添加较多的香料中药,此法值得现代酿酒借鉴。
总论
凡法,曲于六月三伏中踏造。先造峭汁,每瓮用甜水三石五斗,苍耳一百斤。蛇麻辣蓼各二十斤,剉碎、烂捣、入瓮内,同煎五七日,天阴至十日。用盆盖覆,每日用把子搅两次,滤去滓,以和面。此法本为造曲多处设,要之,不若取自然汁为佳。若只进三五百斤面,取上三物,烂捣入井,花水裂,取自然汁,则酒味辛辣。内法,酒库杏仁曲止是用杏仁研取汁,即酒味醇甜。曲用香药,大抵辛香发散而已,每片可重一斤四两,干时可得一斤。直须实踏,若虚则不中。造曲水多则糖心,水脉不匀则心内青黑色;伤热则心红,伤冷则发不透。面体重惟是;体轻,心内黄白,或上面有花衣,乃是好曲。自踏造日为始,约一月余,日出场子,且于当风处井栏垛起,更候十余日打开,心内无湿处,方于日中曝干,侯冷乃收之。收曲要高燥处,不得近地气及阴润;屋舍盛贮,仍防虫鼠、秽污。四十九日后方可用。
〔顿递祠祭曲〕
小麦一石,磨白;面六十斤,分作两栲栳;使道人头、蛇麻、花水共七升,拌和似麦饭,入下项药:
白术二两半 川芎一两 白附子半两 瓜蒂[一字本香]一钱半
以上药捣罗为细末,匀在六十斤面内。道人头十六斤,蛇麻八斤,[一名辣母藤]
以上草拣择剉碎、烂捣,用大盆盛新汲水浸,搅拌似蓝淀水浓为度,只收一斗四升,将前面拌和令匀。  
右件药面,拌时须干湿得所,不可贪水,“握得聚、扑得散”是其诀也。便用粗筛隔过,所贵不作块,按令实,用厚复盖之令暖。三四时辰,水脉匀,或经宿夜气留润亦佳,方入模子,用布包裹,实踏,仍预治净室无风处,安排下场子。先用板隔地气,下铺麦麩约一尺,浮上铺箔,箔上铺曲,看远近用草人子为契音至,上用麦麩盖之;又铺箔,箔上又铺曲,依前铺盖麩,四面用麦麩扎实风道,上面更以黄蒿稀压。定须一日两次觑步体当发得紧慢,伤热则心红,伤冷则体重。若发得热,周遭麦麩微湿,则减去上面盖者麦麩、并取去四面扎塞,令透风气,约三两时辰或半日许,依前盖覆。若发得太热,即再盖减麦麩令薄;如冷不发,即添麦麩,厚盖催趁之。约发十余日以来,将麩侧起,两两相对,再如前罨之蘸瓦,日足,然后出草[去声、立曰蘸,侧曰瓦]。  〔香泉曲〕  白面一百斤分作三分,共使下项药:
川芎七两 白附子半两 白术三两半 瓜蒂一钱  
以上药共捣罗为末,用马尾罗筛过,亦分作三分,与前项面一处拌和令匀。每一分用井水八升,其踏罨与顿递祠祭法同。  
〔香桂曲〕  
每面一百斤分作五处。  
木香一两 官桂一两 防风一两 道人头一两 白术一两 杏仁一两,去皮尖,细研右件为末,将药亦分作五处,拌入面中。次用苍耳二十斤,蛇麻一十五斤,择净剉碎,入石臼,捣烂,入新汲井花水二斗,一处揉,如蓝相似,取汁两斗四升。每一分使汁四升七,合竹簸落内,一处拌和。其踏罨与顿递祠祭法同。  
〔杏仁曲〕  每面一百斤使杏仁十二两,去皮尖,汤浸于砂盆内,研烂如乳酷相似。用冷熟水二斗四升浸杏仁为汁,分作五处拌面。其踏罨与顿速祠祭法同。  
以上罨曲  
〔瑶泉曲〕  
白面六十斤。上甑蒸,糯米粉四十斤[一斗米粉秤得六斤半]。  以上粉面先拌令匀,次入下项药:  白术一两 防风半两 白附子半两 官桂二两 瓜蒂一钱 槟榔半两 胡椒一两 桂花半两 丁香半两  人参一两 天南星半两 茯苓一两 香白芷一两 川芎一两 肉豆蒄一两.  
右件药并为细末,与粉面拌和讫,再入杏仁三斤,去皮尖,磨细,入井花水一斗八升,调匀,旋洒于前项粉面内,拌匀;复用粗筛隔过,实踏,用桑叶裹盛于纸袋中,用绳系定,即时挂起,不得积下,仍单行悬之二七日,去桑叶。只是纸袋,两月可收。  
〔金波曲〕
木香三两 川芎六两 白术九两 白附子半斤 官桂七两 防风二两 黑附子二两,炮去皮 瓜蒂半两  右件药都捣罗为末,每料用糯米粉、白面共三百斤,使上件药拌和令匀。更用杏仁二斤,去皮尖,入砂盆内,烂研,滤去滓,然后用水蓼一斤、道人头半斤、蛇麻一斤,同捣烂,以新汲水五斗揉取浓汁,和搜入盆内,以手拌匀,于净席上堆放如法。盖覆一宿,次日早晨用模踏造,堆实为妙。踏成,用谷叶裹盛在纸袋中,挂阁透风处,半月去谷叶。只置于纸袋中,两月方可用。  
〔滑台曲〕  
白面一百斤,糯米粉一百斤。  
以上粉面先拌和令匀,次入下项药:  
白术四两 官桂二两 胡椒二两 川芎二两 白芷二两 天南星一两 瓜蒂半两杏仁二斤,用温汤浸去皮尖,更冷水淘三两遍,入砂盒内研,旋入井花水,取浓汁二斗。  
右件捣罗为细末,将粉面并药一处拌和令匀,然后将杏仁汁旋洒于前项粉面内拌揉。亦须于湿得所,握相聚,扑得散,即用粗筛隔过,于净席上堆放如法。盖三四时辰,候水脉匀,入模子内实踏,用刀子分为四片,逐片印“风”字讫,用纸袋子包裹,挂无日透风处四十九日。踏下即用纸袋盛挂起,不得积下;挂时相离著,不得厮沓,恐热不透风。每一石米用曲一百二十两,隔年陈曲有力,只可使十两。  
〔豆花曲〕  
白面五斗 赤豆七升 杏仁三两 川乌头三两 官桂二两 麦蘖四两,焙干。
右除豆、面外,并为细末,却用苍耳、辣蓼、勒母藤三味各一大握,捣取浓汁浸豆。一伏时漉出豆,蒸,以糜烂为度。豆须是煮烂成沙、控干放冷方堪用;若煮不烂,即造酒出,有豆腥气。却将浸豆汁煎数沸,别顿放,候蒸豆熟,放冷,搜和白面并药末。硬软得所,带软为佳;如硬,更入少浸豆汁。紧踏作片子,只用纸裹,以麻皮宽缚定,挂透风处,四十日取出曝干,即可用。须先露五七夜后使,七八月以后方可使。每斗用六两,隔年者用四两。此曲谓之错著水。李都尉玉浆乃用此曲,但不用苍耳、辣蓼、勒母藤三种耳。又一法只用三种草汁浸米一夕,捣粉,每斗烂煮赤豆三升,入白面九斤,拌和踏,桑叶裹入纸袋,当风挂之,即不用香药耳。  
以上风曲  
〔玉友曲〕
辣蓼、勒母藤、苍耳各二斤,青蒿、桑叶各减半,并取近上稍嫩者用石臼烂捣,布绞取自然汁。更以杏仁百粒,去皮尖,细研入汁内。先将糯米拣簸一斗,急淘净,控极干,为细粉,更晒令干,以药汁逐旋,匀洒,拌和,于湿得所。干湿不可过,以意量度抟成饼子,以旧曲末逐个为衣,各排在筛子内,于不透风处净室内,先铺干草,一方用青蒿铺盖厚三寸许,安筛子在上,更以草厚四寸许覆之;覆时须匀,不可令有厚薄。一两日间不住以手探之,候饼子上稍热、仍有白衣,即去覆者草。明日,取出通风处,安桌子上,须稍干,旋旋逐个揭之,令离筛子。更数日,以篮子悬通风处,一月可用。罨饼子须熟透,又不可过候,此为最难;未干,见日即裂。夏日造,易蛀;唯八月可备一秋及来春之用。自四月至九月可酿,九月后寒,即不发。  
〔白醪曲〕  粳米三升 糯米一升,净淘洗为细粉 川芎一两 峡椒一两为末 曲母末一两,与米粉、花未等拌匀蓼叶一束 桑叶一把 苍耳叶一把。
右烂捣,入新汲水,破,令得所滤汁拌米粉,无令湿,捻成团,须是紧实。更以曲母遍身糁过为衣,以谷树叶铺底,仍盖一宿,候白衣上揭去,更候五七日,晒干.以篮盛,挂风头。每斗三两,过半年以后即使二两半。
〔小酒曲〕
每糯米一斗作粉,用蓼汁和匀,次入肉桂、甘草、杏仁、川乌头、川芎。生姜与杏仁同研汁,各用一分作饼子。用穰草盖,勿令见风。热透后,番依玉友罨法,出场,当风悬之。每造酒一斗用四两。  
〔真一曲〕
上等白面一斗,以生姜五两研取汁,洒拌揉和,依常法起酵,作蒸饼,切作片子,挂透风处,一月轻干可用。
〔莲子曲〕
糯米二斗,淘净,少时蒸饭,摊了。先用面三斗,细切生姜半斤如豆大,和面微炒,令黄,放冷,隔宿亦摊之。候饭温,拌令匀,勿令作块,放芦席上,摊以蒿草,罨以黄子,勿令黄子黑。但白衣上,即去草,番转更半月,将日影中,晒干入纸袋盛,挂在梁上风吹。          
以上醒曲
 
饮酒故事
饮酒轶事
李志平
  
 
我敢说,在中国老婆反对男人喝酒的占百分之九十,反对男人喝醉酒的占百分之九十九点九。可是,我老婆却例外,不但不管我喝酒,而且不反对喝醉,不是在吹牛,不信的话,我就从头给你说起。
 刚结婚时,我每每下乡喝酒回来,老婆略显温柔告诫我:“少喝些酒,喝多了对身体不好。”后来醉了几次,老婆的劝告深了一个层次:“不要喝醉了,喝醉了伤肝损胃。”而我喝醉的次数不但多了,而且逐渐有了“酒疯”,于是老婆的劝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:“我求你了,你喝死了,我们娘俩咋办?”但是,什么事情一旦形成习惯,就很难改变,一坐到酒桌前,我的喉咙就痒痒,几杯酒下肚,情绪就上来了,不用说,下面就是醉了。
 岁月悠悠,一年接一年过去了,我喝酒不知是酒量小了,还是拳不行了,反正逢酒必醉,醉后回家又说又唱,手舞足蹈。一次我喝醉竟摔杯打碗,造了家的反。老婆次日硬说我醉是假装的,我解释说我当时甚也不知道,她说:“我就不信喝醉甚也不知道!”她这番话我记住了。
这天,是老婆的生日,我下午早早切好凉菜,炖好肉,放好酒杯,坐在桌前窃窃偷笑一番。六点半老婆回来了,一看满桌的菜,甚是高兴,春风满面坐在了桌前。我给她敬酒,祝她生日快乐。也许是我的“爱心”打动了她,她没推辞便一饮而尽。开头不错,接下来我便用尽酒场劝人喝酒的招数劝她喝酒,老婆这软耳根哪能抵挡住我这有数年酒龄人的劝说,一会儿,便喝醉了。接下来她就在家里又哭又笑,手舞足蹈起来,直折腾到晚上十点才睡下。
第二天一早,我打开录音机,让她欣赏自己昨晚的表演。听完后,她坐了很久很久,只说了一句话:“以前我以为你是假装的,看来不是,”听了她的话,我为自己的计策骄傲了整整十余天。
从此后,我喝酒她再不管了,喝醉她也不说了,不过读者诸君你可不能效仿,说到底,喝个烂醉毕竟有百害无一益,以后我也想改呢。
 
 
赵六串亲戚
冬天,河套人赵六第一次到乌海串亲戚,亲戚热情地好酒好菜招待他,他也不拿五做六。感情深,一口闷,直喝得晕晕乎乎,潮里巴几躺在床上。
晚上十二点多,他尿急得很,只穿件蓝秋衣,红秋裤便出去了。长长的小巷,赵六一直走出尽头,隐隐约约记着厕所在巷口的南面,可是,怎么也找不见厕所。他摇晃着在墙角尿完,就往家走,可是一排排的砖房一模一样,哪个是亲家的房呢?这城里人盖房咋就一模一样呢?赵六思谋着,转游着,寻找着。赵六那薄薄的秋衣秋裤怎能抵挡这冬夜严寒,直冻得他嘴唇发紫,耳朵发硬。赵六找不见亲戚家,晃晃悠悠就到了街上。赵六实在冻的呛不住,看见有灯光的地方就进,到了两三处地方人家看他那打扮,都以为是疯子,没有敢留他的。最后还是一位个体诊所的好心大夫收留了他,让他和一位酒后被打破头的“伤员”住了一晚上。
话说赵六亲戚家的人,在家长等短等不见赵六尿完回来,便急忙四处寻找,可是,一个晚上没安宁,还是没有找到赵六,反倒把几个人的耳朵都冻伤了。
 再说二日天明,赵六酒醒了,可他只知道亲戚的小名叫三后生,在三矿上班,大夫打电话人家说没有这个人,无奈此时的赵六举目无亲,衣服都在亲戚家,赵六实在没有办法了,便硬着头皮离开了个体诊所,可怜我们的赵六在寒冬身着蓝秋衣、红秋裤走在大街上,头低得下巴贴在胸脯上,丧魂落魄忍受着乌海人那惊异的目光。终于在中午前回到了亲戚家.
 午饭桌上,你看看我的耳朵,我看看你的耳朵,一个个如发面馍馍一样,忍不住捧腹大笑起来,赵六却羞得无地自容。
 这事过去几年后,作者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把这故事公布于众,提醒读者诸君以免酒后发生类似事件。
 
下乡回来的路上
在河套,说起乡干部,城里人总要说,乡干部的酒量——一斤以上。
酒量大也好,酒量小也罢,下乡到了老乡家,人家端出河套硬一盘(咸菜),你不喝两盅就是脱离群众,看不起人家,这名声你能担得起?
 一日,乡里一正两副三位乡长到某村下乡,太阳落山时方才踏上了回家路。可是偏偏这天刘乡长喝多了,骑个自行车东倒西歪,走一截停一会儿,扔掉自行车坐在便道黄土上,胡言乱语起来……
深秋的河套农村凉风阵阵袭来,侯、杜两位副乡长索索发抖,可是,刘乡长却一点不冷,烧酒在起作用啊! 侯、杜两位副乡长停下车哄了又哄,刘乡长这才又跨上自行车摇晃着走开。可是,走不了几百米,刘乡长又扔掉自行车,坐在黄土上,又戏骂起来……走了近一小时,刚走出三四里路,离乡还有五六里。天渐渐地暗下来,直冷得侯、杜两位副乡长上牙嗑下牙。
就这样,走走停停,停停走走,天黑时走过排干到了一片乱坟湾。这时侯副乡长灵机一动,刘乡长不是胆子最小吗!侯副乡长诡秘地一笑,对着杜副乡长的耳朵说了句什么,两人便趁刘乡长又坐在黄土道上戏骂时,紧蹬几下自行车,赶到前面,藏在了坟堆后面。
刘乡长坐在黄土道上很久,不见两位副乡长过来,凉风一吹,酒也醒了一些,看着前面的坟堆,头皮一阵紧似一阵,他踉跄着左手扶起自行车,右手提根葵花杆,为自己壮着胆,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曲儿向着坟湾摇晃过来。
“站住,把车子放下”突然,坟堆后面大喊一声,刘乡长听到喊声,第一反映就是见鬼了,急忙扔掉自行车,撤腿就跑,边跑边叫着:“我是乡里刘乡长。”“对,我抢的就是乡里刘乡长。”这一喊不要紧,刘乡长跑得更快了……
侯、杜两位副乡长看着刘乡长扔下的自行车傻眼了,本来以为一吓刘乡长,刘乡长骑上自行车一逃,这样就……。现在,车子扔下了,怎么办?侯副乡长跨上自行车,哈哈大笑着紧追刘乡长。
刘乡长被这一惊、一吓、一追,听着后面熟悉的笑声,停了下来,喘着粗气骂起来,侯、杜两位副乡长只顾笑,不管骂,看着喘一口气骂一句的刘乡长,道着歉,乖哄着刘乡长回到乡*。
后来,每到酒场上,熟悉的朋友们总要在端起酒盅时说一句:我是乡里刘乡长,然后一口咽下一杯酒,顿时,酒场的气氛便活跃起来。
 
  
赵万是社长,赵万有三爱——喝酒、开会、看电视。这三爱基于一点,就是懒,怕干营生。
 这几天,赵万被妻子逼着在地里拔草,一个大男人,在炎热的盛夏,每天弯着腰一根草一根草地拔,象给土地磕头一样,赵万腰疼得受不了,受不了就要想办法。
 这天下午,赵万故意把老婆提前支回家做饭。老婆开门进家,发现地下扔着张纸条,便小心地捡起放在桌子上。赵万回来,老婆把纸条递过来,赵万便念起来:
通知
赵万:
定于今天下午三点在村支部召开社长会,望接到通知后,准时参加,不得有误。
特此通知
永强村*支部
七月一日
赵万念完通知,把通知使劲拍到桌上,大骂村支书:“这个老家伙,地里营生这么忙,开会,开会,开什么屁会….. ”赵万还要骂下去,老婆看他那生气样,劝道;“你是社长,担这个差事,就要负这个责,说不定开会有大事呢?”赵万显出无奈的样子,长叹一声:“唉,老婆,你先去地里把捆草的绳子拿上,等散了会,我就去地里。”吃了饭,赵万急忙离家开会去了。
下午,村支书来找赵万,赵万老婆惊诧了:“你们下午不是开会吗?”村支书也惊诧了:“谁说我们开会了?”赵万老婆更惊奇了,忙递过通知让村支书看,村支书一看通知,哈哈大笑起来:“这是赵万自己给自己写的通知。”赵万老婆一听,一屁股坐在沙发上,大骂赵万这个“仇人”是黑心肝,坏肚肠、没良心、鬼子六……赵万老婆被赵万捉弄了,此时她恨不得把赵万撕烂,可是,骂归骂,赵万听不见,他早已“开会”去了。
太阳落入西山,赵万“醉熏熏”踏进家门,看见老婆他又开口骂起村支书:“这个老东西,开完会我说回来和你下地拔草,这老家伙就是不让,非要喝两盅,你看看,硬把我喝醉。”赵万说着,在地下晃了几晃,看来醉得不轻。“放屁!”,赵万老婆咬紧牙关就骂了两个字。便把下午支书来找他的事说了个一清二楚,赵万听着听着,醉得更厉害了,头一歪便倒在沙发上“睡着了”,任凭老婆骂的狗血喷头也无动于衷。
老婆牙齿咬得咯吱吱响:“凭你老东西哄我‘睁眼瞎子’,我偏要学几个字,看你再给自己写通知,哼!”
 
姐夫来了
苏三在临河有一个小舅子——米家存。米家存虽多次到过他家,但他还从未到过小舅子的家。这天,苏三按照地址,找到了小舅子家。
迎出门来的是一位少妇,穿着不能再短的裙子,各自介绍完身份,苏三方知这就是小舅子媳妇。进来客厅,苏三毫不客气坐到沙发上,见少妇满脸的不高兴,下意识地低头看时,发现自己的衣服不但有土,而且有一个个的油渍。苏三想,我一个老姐夫,农村人,你再不高兴,再讨厌,我也得吃了饭再走,不过,身上的土还是出外弹弹好,于是,他起身向外走去,但他还没出客厅,少妇便拿把刷子刷起沙发来。苏三的火气一下冲到脑门,我活了五十岁,还没见过这样的亲戚。他没出去弹土,掉转身子便坐在了客厅水磨石地上。少妇看着这个满脸横肉的姐夫端坐在地上,一言不发,急忙躲到了厨房。
这时,米家存下班回到家,看到姐夫盘腿坐在地上,知道是自己妻子惹的祸,当他问明情由,急忙压低声音对妻子说:“这大姐夫可不是那二姐夫,这家伙厉害得很。” 接着与妻耳语几句,夫妻俩便满脸陪笑,好话说了千千万,才把大姐夫苏三请起来,重新坐回到沙发上。
米家存让妻子到厨房做饭,他急忙准备两碟小菜,和姐夫对饮起来。一瓶酒下肚,苏三己有了酒意,这个当过村*,常常被人尊重的姐夫,借着酒劲,提提裤腿,蹲在了沙发上,米家存知道姐夫有气,故意在寻茬,也不敢发作,妻子看到这情景,火往脑门直窜,可也不敢说。
不一会儿,烩菜上来了,苏三扫掉沙发上的灰土,坐下吃起了饭,米家存看盘里肉少菜多,一边给姐夫夹肉,一边对妻子说:“快再给姐夫上肉。”妻子忍着怒气,又端过几片肉,苏三也不客气,几下便吃光了。米家存想着他去姐夫家一次就炖了一只羊的历史,脸有愧色,但他不能在今天丢脸,便又喊妻子上肉,妻子本来就很不高兴,此时又听到他又喊上肉,气不打一处来:“你买了三斤肉,已经待了三次客了,还喊上肉?”“我元旦买的肉,剩下的你咋不烩?”“元旦买了五斤肉,炖着吃了一顿,你妈来了吃了一顿,你弟来了吃了一顿,还给你能剩下?”米家存本想挽回面子,可是妻子一下揭了他的老底,他能接受?满脸通红,唬地站起来就要发作。一直一言不发的苏三,看完这出相互拆台的戏,生怕事情闹大,便哈哈大笑说:“好了,好了,我有高血压病,大夫不让多吃肉,你劝我吃肉,是不是想让我早点死了?” 一番话总算使家里气氛缓和了。

        苏三回到家,对儿子说:“你的农转非不给你办了,老老实实给我在农村呆着!”

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版权所有           蒙公网安备 15082602000126号 ■ 蒙ICP备12001901号 ■ 蒙ICP备19002596号-1■ 蒙ICP备19002596号-2 河套酒业全国客服热线:400-0832-999
911在线国内在线自产亚洲永久精品ww47永久入口tud4美国essucss国产投稿区天天看国产高清影视www5g链接链接亚洲永久精品wW4791